关于卸载微变传奇-现代的相关新闻
大别山地域范围
大别山地域范围函盖3省6地市39县、市、区
A.三省:安徽省 河南省 湖北省
B.六地市:六安市 安庆市 信阳市 黄冈市 孝感市 随州市
C.39县市区:
六安市:金安、裕安、金寨、霍山、舒城、寿县、霍邱、叶集
安庆市:宜秀、岳西、潜山、太湖、宿松、桐城、怀宁
信阳市:平桥、浉河、罗山、光山、潢川、新县、商城、固始、息县、淮滨
{黄冈市:红安、麻城、英山、罗田、“”、浠水、黄梅、蕲春、黄州、武穴}
孝感市:安陆、大悟
随州市:曾都、广水
大别山文化底蕴深厚,人文优势独特。在这神奇的土地上,孕育了五代中国佛教禅宗祖师(二祖、三祖、四祖、五祖、六祖)和毕升、李时珍、、邓稼先等大科学家。诞生了司马光、刘安、陈独秀、赵朴初、熊十力、王亚南、黄侃、张恨水、闻一多、胡风等一大批鸿儒俊彦。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,京剧鼻祖宗程长庚、余三胜的故乡。
新的里程碑
2015年12月25日,历经近3年建设的麻武高速公路项目胜利完工。这是继黄冈长江大桥、武冈城际铁路、黄鄂高速公路、黄冈大道等一批“十二五”交通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,黄冈交通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建设项目。
干中求进跨越发展演绎新传奇
展开全文
2015年12月3日,全省大别山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振兴发展会议在英山、罗田召开。
5年来,黄冈干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、发展底盘不断做大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、城乡面貌日新月异、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,如期实现了“五年大变化”的目标。
5年来,大别山试验区吸引四面八方的力量潮涌黄冈,为试验区发展注入活力,共同营造了强大的“黄冈气场”。
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和提案委员会调研组、国家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组、700多位知名企业家,深入黄冈献计献策。
省委、省政府领导来黄冈调研指导,把脉问诊。中央、省内外各媒体纷纷聚焦黄冈,为试验区发展助威鼓劲。
5年来,全市累计争取省级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扶持资金170多亿元。
市委市政府科学编制规划,明确要把黄冈逐步建成具有较强经济实力、基础设施配套、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试验区、全国生态经济建设示范区、全国低碳经济先行区、全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、全国重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、红色旅游目的地、全省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。
各县市区不等不靠、先行先试,以大气力、大手笔推进试验区发展。跨越发展演绎“红安传奇”、沿江开发催生“浠水速度”、开放开发成就“小池模式”、带动发展开发“团风明天”,试验区建设呈现出你追我赶、百舸争流的浓厚氛围。
按照分类指导、统筹兼顾,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“点中点”建设为载体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积极推进大别山试验区建设,基本实现了“三年明显变化、五年大变化”的目标任务。
项目建设支撑发展。全市坚持打基础与管长远相结合,工业化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协调,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统筹,以规划为引领,1877个项目进入省项目库,总投资额9845.66亿元。
5年来,充分发挥试验区的“招牌效应”,坚持大招大引与招大引大并举,全方位、宽领域推进开放开发,有效破解了建设缺资金、产业缺龙头、市场缺品牌、管理缺人才的难题。昆仑能源、中粮粮油、伊利乳业、春发石业、恒天文化、香港融园等一批央企、上市公司、民营500强企业纷纷落户黄冈。
全市上下牢固树立“产业第一、企业家老大”的理念,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园区作为跨越发展的主战场、试验区的“试验园”,做大做强现代产业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省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14个,规划面积420.2平方公里,区内各类企业近2500家,7个产业集群进入了全省重点行列,全市大产业、大园区格局基本形成。
特色定位绿色发展引领新常态
发展特色经济是推进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重点。坚持把建设绿色大别山作为实现持续发展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方向,充分发挥生态优势、文化优势、农业优势和沿江优势,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培育绿色产业集群。开启“人无我有、人小我大、人多我精、人精我强”的差异化发展模式。
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。5年来,在调优种养基地、建设规模板块的同时,走农业与工业相融合的路子,引进和培育了中粮、伊利、等一批龙头企业,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、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型发展。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12家,加工产值突破千亿元,团风、蕲春、红安、罗田的农产品加工园进入全省重点园区行列,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由2011年的1.05:1提高到1.55:1。
突破性发展旅游产业。全长460公里的红色旅游公路挺进大别山,贯穿7个县市23个乡镇,沿线红色遗迹、绿色生态、禅宗文化三大旅游区38个景点景区串珠成链,惠及230万老区人民。
全市以“天下大别山,风流看黄冈”旅游品牌为主题,大力开发“访将帅故里”“看麻城杜鹃”“赏天堂美景”“拜禅宗祖庭”“品东坡赤壁”等特色旅游资源,着力将黄冈打造成全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、生态休闲度假养生目的地。目前,全市年接待游客将近200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。
绿色发展的核心是科学发展。秀丽的大别山水、纯净的天然氧吧,是黄冈大别山最核心的吸引力、最大的优势。2014年,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%,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3天,优良率达96.4%,均高于前两年水平。
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
创新是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最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。省委、省政府赋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最大的权力就是先行先试权,解放思想,开拓创新,闯出一条革命老区发展的新路子。
5年来,全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,先后出台了土地增减挂钩、多元化投融资、科技、人才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文件。
创新多元化的投入机制。罗田县大力推进政银企“五个一批”对接,做大做强城投公司、担保公司,实现融资过10亿元,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%。全市各县(市、区)相继出台政策文件,鼓励发展村镇银行、小额贷款公司、投资公司、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,帮助解决试验区发展的资金来源。
盘活存量土地资源,激活土地的“效能”。全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,农村土地承包确权试点、武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征地制度改革试点、黄梅小池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试点、浠水集体产权制度创新试点、龙感湖土地信托试验区建设试点等工作稳步推进。
创新生态发展机制。红安推进园区节地、节能、节材、节约配套成本等“四节”模式,不断提升招商质效。全市把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放在优先地位,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,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。
坚持“柔性引才”“灵活用人”原则,制定出“含金量高”的人才新政。全市积极开展市厅合作、市校合作,先后与77家省直单位开展对接,与18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,33家省直部门出台了支持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,接纳1.1万多名大学生到黄冈实习实训。建立校企合作研发平台41个,完成成果转化12项,申请专利1100余件。
各类创新要素聚集带来一批新兴企业聚集。2014年,全省第二家地级市“淘宝特色中国·黄冈馆”等开通运营,当年网络零售和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00亿元。这标志着我市低碳、环保的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产品不断涌现,信息消费、电子商务、物流快递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。
作者简介:
王琳 团风人 笔名:Wr.王 现任鹏龙茶业湖北分公司总经理,爱好:读书、旅游、户外运动
个人格言:我喜欢和你在一起,因为你有正能量
声明:本文由(www.tf0713.com)发布 。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』曝光/信息发布联系/微信564371086